找到相关内容152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念三千性善恶

    恶就不必断除。因为正因性恶,由之而起的缘、了二因修恶,全修在性,所以不须断除。   阐提与佛两者的区别,在于修习上。佛曾叹曰:“一切众生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烦恼、妄想、执著遮蔽心性,而不能证得”...非恶心,亦即恶而善,亦即非恶非善;观善心非善心,亦即善而恶,亦非善非恶。观一心即三心,以此三心,历一切心,历一切法,何心何法而分一三。”这也就是说,善、恶、非善非恶,为一心本,且善恶相即。  ...

    胡春业

    |善恶|人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17192218332.html
  • 读坛经之启示

    一切众生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。”妄想执著即是愚迷,这与《坛经》所讲的道理一脉相承。  那么怎样才能成佛呢?《六祖坛经》指给我们学人一条最直接、最了当、最保证的道路。  《坛经》指明了...研读禅宗经典《六祖坛经》,学生时常拍案惊奇,感受至深,法喜充满。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:  读《六祖坛经》让我明白了人人佛性、人人可成佛的真理,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佛法的信念,更加增强了修行的...

    徐福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4140072.html
  • 为什么要学习《上师五十颂》?

    第一句话是什么样,有谁记得。(回答:妙哉!妙哉!一切众生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无明执着而不得证。)对!对!对!他说,妙哉!妙哉!原来一切众生如来本相,因为执著于妄念而显现出凡夫 。   所以对于 一个学佛人而言,如果要还本如来本相,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,就是要去掉我们的执著,去掉什么样的执著呢?去掉对“我”的执著,法的执著。所以,佛法无论是从这儿入门,还是那儿入门,无论是念这样的咒,或者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644205.html
  • 谈谈烦恼即菩提

      谈谈烦恼即菩提  圆刚 圆礼  经常有些人喜好一句话:烦恼即菩提,或生死即涅槃。  若世人理解这两者,通常烦恼指一个人处于不好的状态,菩提(觉悟),也就是好到极至的状态。一个人,要么处于不好的状态,要么处于好的状态,或者说要么处在烦恼堆里,要么处在觉悟境中,此二者对立不融。  本来世尊说,一切众生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。于是修学佛法的目的,就是破除妄想执著,证得本如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151252.html
  • 净土三经的特别提示

    世界种种美妙 绝伦的物质环境,同时并享有也是极之清净微妙的身心世界,总之依正二报,无尽庄严!   ●成佛道。即成就至高无上之佛果。《华严经》说:‘大地众生,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 著,不能证得...于世,光阐道教,欲拯群萌,惠以真实之利。’   这几句话,非常重要,凡佛弟子,应特别留意。   若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佛说:如来(即佛)以无穷无尽的大悲心,怜愍沉沦在三界六道之中的众 生,所以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4351355.html
  • 坛经探秘

    说出“惟求作佛,不求余物。”这样的话来。在这里,大悟并不等于彻悟。大悟是已经了知人我世界皆属虚幻,无有一物可得,故此六祖说“不求余物”而“惟求作佛”。因为,到此境界非常清楚地知道:大地众生如来智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152301.html
  • 学禅不能当饭吃,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

    学禅不能当饭吃,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  ——序《天下赵州生活禅》  明海  每一个人都具有禅心。  读了这句话,也许会有人反问:你说我具有禅心,我怎么不知道?  佛陀在禅坐证道时,发现“众生如来智慧德相”(即每一个人都有禅心)。我们之所以不能觉知这一点,是因为心被遮蔽着。  遮蔽心灵的,我们可以称其为无明。  这些遮蔽,来源众多:与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关,与我们接受的教育有关,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...

    明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1663250.html
  • 佛教是能够证悟到世界是可知的宗教

    言教都与上述的命题无关。相反的,根据《华严经》的记载,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,发出惊人的赞叹说:“奇哉,奇哉,一切众生,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。”  佛陀的这句慧言里有三个关键词,即:证...,是虚幻”的由来,这是般若的空性智慧,宇宙的真理。  因此,佛教认为事物必然是根据无有常住(无常),可以预测的“生成、发展、变异、寂灭”规律发展。人的生命有生老病死,宇宙中的一切,都是有生就有灭。 ...

    林明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5068188.html
  • 一位医生看破放下的出家心路

    获得真正的自由。它并不主张向外攀缘、盲目崇拜。而佛陀则是早已觉悟的大智慧者,众生本来也如他一样如来智慧德性,但因迷惑颠倒而为凡夫。这让我想起祖父早年对我进行的“人皆可以为尧舜”的灌输,这不都是一个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3575283.html
  • 促进和终止因果转化的关键

    众生如来智慧德相,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……”初转法轮对四十一位法身大仕而说的《华严经》里记载得更明白:“……一切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……”对生命的本体而言,六道里一切都是障碍。恶缘固然是障碍,善缘若...状态,因和缘才是重点。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一言一行甚至一种观念,就已经同时足了因和缘。在希求自己所期望的方面,必须在因和缘上都下工夫。在希望回避自己所不愿面对的方面,也是一样。多植善因,广结善缘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4475751.html